又一村饭店起源于己于1890年,当时叫“有益村”,是由德州一顾姓人氏开办的包子铺。“有益村”的包子洁白优雅,齿留馨香,名闻遐尔。继顾之后,姜玉山、王凤祥、任万祥、李井书等人经营。1933年前后,包子铺经理、原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学徒王凤祥、任万祥等人,在吸取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术的基础上,对包子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,做出的灌汤包形如百菊、嫩面汤馅、嚼劲好、满口香。原清末县令唐叶凤取古诗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之意,谐“有益村”之音,为包子铺题名为 “又一村”。民国年间,曾有人食后乘雅兴为又一村包子题诗曰:“到口难吞味易尝,团团一个最包藏。外强不必中干鄙,执热须防手探汤”。道出了吃包人大饱口福的情景。195